教工之家

春雨初霁畅游乌山

来源:     发布日期:2010-05-07    浏览次数:

为迎接“五一劳动节”,数计学院工会于2010年4月29日下午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“登乌山,望福州,逛三坊七巷,体风俗民情”活动。连绵多日的梅雨令人心烦,恰当日娇阳高照,气温怡人,故大家踊跃参加,更见有些年轻夫妇携子同行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
众人从乌山南门入景区,沿着登山石径拾阶而上。山上林木郁郁葱葱,道路曲径通幽;寺庙环山栉比,亭榭相互交错;石林奇石秀拔而立,参天古榕悬崖临风。这些奇岩、林木与亭榭相映成趣,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,真是美不胜收。

走在满眼翠绿,鸟雀伴鸣的景区里,令久居斗室的我们心旷神怡,愉悦之情油然而生。乌山不高,海拔仅86米,乌山也不大,面积不过25公顷,但它所蕴人文之内涵与所呈景致之秀丽,却引人流连忘返。

据说乌山从唐朝至今,一直是榕城闻名的风景胜地,福州三山(乌山,于山与屏山)之中以乌山风景最佳,被称为三山之首。山上除殿、寺、庙、亭、台、楼、阁等名胜古迹外,还有200多处摩崖题刻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各臻其妙,唐朝李阳冰、曾巩、宋朝赵汝愚、朱熹、李纲、蔡襄、元朝萨都刺及明朝叶向高等都留下字迹。

众人三三两两走走停停,一路饱览众多古迹美景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驻足于一座雕琢精致的凉亭前,其圆形顶穹木缘层叠有致,飞檐流角,红柱碧瓦,令人赞叹做工之精良,横批上的“道山亭”三字淳厚苍遒。此时,郑老师引经据典说起了这座“名亭”的掌故。道山亭是北宋熙宁年间福州太守程师孟所建,并约请他的前任、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,作《道山亭记》,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、风土民俗,后人将《道山亭记》摩崖石刻在道山亭旁的崖壁上。《道山亭记》使得道山亭遐迩闻名,因此此亭亦成乌山之一大景致,久之,亭山相依而名。

在道山亭西侧的黎公亭,据说是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黎鹏举而建,现存的黎公亭建于民国时期,一些建筑木构件已经破损,修缮后的原美人靠被改为水磨石美人靠,成为人们纳凉休整的好地方。

不知不觉间,已行到北坡下山处。众人在饱览乌山空灵之景色后,已无兴趣再游人工粉饰过多且喧闹纷杂的“三坊七巷”,于是各自离散。

笔者赋词一首以怀此行所感:遥想文人当年,赋诗题词,各领风骚;亭台楼榭,几度浮沉,仅留摩崖依旧。乌山畅游,痴迷应笑我,终岁不知求何物,朝朝但为浮名累。人生苦短,偷得半日闲情,方知怡人胜景更值千金。

陈明志

2010年5月5日

附件:

1_2010071023220634c7v.jpg

1_201007102322062zlyv.jpg

上一篇
下一篇
Baidu
sogou